台湾UT视讯主播28倍镜_平均24岁!这群大学生让学校“上天”了……
又有高中上天了!还是学生自主研发……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10月1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出征,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APSCO-SSS-2A(SJTU思源一号,简称SSS-2A),也搭载长征二号丁型火箭顺利发射入轨。
这颗卫星有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
名称中有学校的简称SJTU
星箭分离后,卫星于2021年10月14日20点25分成功接受卫星遥测数据。目前卫星飞行正常,整星电压正常,姿态稳定,台湾UT视讯主播28倍镜各项功能均工作稳定正常。
SSS-2A由上海交通大学航天学院智能卫星技术中心团队开发,该中心由国际航天科学院通信院士吴树范讲座教授领导,主要以智能卫星技术和大型星座为中心开展轨道任务计划研究。
学生自主研发
团队平均年龄24岁
作为交大的首颗学生卫星,
前后共有近20名学生参与卫星研制,
平均年龄仅24岁。
卫星只有3.7公斤重,
80%的单体由学生自主开发,
他们一步一步地攻击,视讯ut经历了
卫星系统的设计、指标分解、
卫星产品的开发、
单体测试和验证、
以及整星集成和环境实验验证等
卫星开发的全周期。台湾UT视讯主播28倍镜台湾UT视讯主播28倍镜台湾UT视讯主播28倍镜
各印刷电路板(PCB)的反复、
各卫星结构的调整、
各软件的错误的排除、
他们都在努力提高精度。
关于这颗卫星,学生团队综合电子系统的负责人,交大航空航天科学和技术专业博士生黄益新说:在学生时代设计卫星是有成就感的!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卫星本身,而是我们总是要保持精致的态度——敲打的所有代码,安装的所有设备,甚至拧紧的所有螺钉,细节决定成败。
这些大学是天!
有的卫星以学校命名
许多高校都曾发射过自己的卫星,比如2015年长征六号一箭20星,把清华、浙大、哈工大、国防科大等单位研制的微小卫星,台湾UT视讯主播28倍镜送入太空。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1日11时03分,厦门大学海丝二号小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该卫星是由厦门大学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一颗以海洋生态环境为观测目标的光学遥感卫星。
2020年11月6日11时19分,电子科技大学号(星时代-12/雁05)配备长征6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卫星重达70公斤,由电子科技大学、国星宇航和微纳星空共同开发,该卫星配备了电子科技大学和国星宇航设计开发的太赫兹卫星通信负荷,在卫星平台上建立收发链接,开展太赫兹负荷试验
梦想宇宙,青春报国,
赞扬你们!你知道哪所学校?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整理:张小松)综合上海交通大学、澎湃新闻、潇湘早报、文报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官微
。